
国画荷花作品一直是备受国人关注的绘画题材。荷花一直是高洁、淡雅、君子之风的象征。因此我国的国画荷花作品也多表达了某种人格寓意,重在传达其内在精神,气韵。
现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都变得急躁不安,“荷花”题材作品无疑给了人们一个乘凉、休憩的安静空间,以此来“净化自身心灵”,这也是画家创作的宗旨,也给了挂画者一种无形的感染,非常适合家中,办公室悬挂,送礼也是非常不错的礼品。下面欣赏名家大师国画《荷花》作品图片鉴赏
荷花图 明代周之冕
周之冕的花鸟图勾染点簇,兼工带写,自成一家,创立“勾花点叶派”技法,他将陆治的设色工致和陈复的水墨写意画法融合于一体。此图勾线填彩,雅致高逸,色调明润清丽。
残荷鹰鹭图 明 吕纪 绢本设色 纵190cm横105.2cm 故宫博物院藏
此画描绘地是荷塘残叶,一只鸷鹰正搏击白鹭。鹰从画面的右上方往左逆转而下,强劲的双翅微微收拢,头颈有力地转了过来,两爪已经攥紧向下,凶狠的眼睛紧紧盯着猎物,正箭一般地冲向在残荷与芦苇间奔逃的白鹭,仿佛刹那间,白鹭就成为鸷鹰的口中之食。画面的下方,白鹭在芦苇与残荷间仓皇奔逃,其它禽鸟也都恐怖惊避,有一只野鸭张嘴向上看,头颈紧缩,一幅恐惧之态。在具体表现上,画家将芦苇、荷叶、莲蓬、白鹭、禽雀杂乱地安排在一起,更好地体现了白鹭、禽雀遭受袭击时的慌乱情景。几片残荷,数枝芦花,点明了正值初秋季节,萧杀的秋景渲染了气氛。使画面的调子统一和谐。
在景物的具体描绘上,芦苇杆用中锋写之,芦叶有墨色的浓淡变化,枯润有致,富有弹性。芦花用碎笔点成,虚实相间,层次分明。荷叶用湿笔画出,再用中锋勾茎,挥写自然,灵气四动。白鹭禽雀多用没骨法,粗放而不失严谨。空中鸷鹰的翎毛用碎笔淡墨,随羽毛的长势写出,一丝不苟,有着很强的质感。整个画面,用笔粗简,荷叶、芦苇、水草似一气画成,墨色淋漓,接近林良一路粗放简约的画风。
黄甲图 明代 徐渭 图轴 纸本墨笔 纵114.6cm横29.7cm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
构图简洁洗练,布局清新奇巧。水墨加入了适量的胶,以避免水墨渗散,恰是此图的特色所在。图中以淋漓的墨色画荷叶,画蟹则寥寥数笔,看似草草为之,实则浓、淡、枯、湿、勾、抹、点多种笔法参用,形状虽夸张,却饶有笔情墨趣。画上自题诗曰:“兀然有物气豪粗,莫问年来珠有无。养就孤标人不识,时来黄甲独传胪。”诗意幽默。
荷花图 明代 陈红绶 绢本设色 共八开 每开纵75.8厘米横3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近代著名美术史论家黄宾虹说:老莲画法上溯晋唐,下开扬州八怪之先声,以至山阴诸任氏而止。概括了陈洪绶作品的师承影响。《荷花图》笔法劲健,怪石嶙峋,尖峭突兀,荷花则敦厚朴茂,画风写实。
荷花鸳鸯图 明代 陈红绶 绢本设色 纵184厘米横99厘米
陈洪绶对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画无所不精,当时有“南陈北崔”的美誉。花鸟画勾勒精细,色泽清丽,风格鲜明。此图画水中亭亭而生的红莲花。赭墨石色的湖石衬托着绿叶、红莲。水中一对鸳鸯在戏嬉。花鸟以劲细的线条勾勒,敷色艳丽,层次细腻,变化微妙。湖石用笔方折粗硬,衬托了描绘精细圆润的莲花、莲叶。这种对比衬托的手法是陈老莲常用的。图上自识:“溪山老莲洪绶写于清义堂。”
莲石图 明代 陈洪绶 纸本水墨 纵151.9厘米横62厘米
此图中屹立一块嶙峋的湖石,背后荷花盛开,亭亭玉立,石下流水滢洄,浮萍几片,画面幽雅静穆,写出荷花清趣。荷花用双钩法钩勒,富有质感;几片荷叶与浮萍,则以泼墨写成,墨色浓淡,变化有致。湖石以折带皴兼乱柴皴,不加烘染,其阴暗处,仅勾草点苔;章法稳妥,笔调清新,含有浓郁的装饰趣味。
荷花鹭鸶图 明代 魏学濂 立轴 纸本水墨 纵92.9厘米横49.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
魏学濂(1608?1644),字子一,号内斋,浙江嘉兴人。崇祯十六年进士。擅画山水,兼擅花鸟。图中碧荷舒卷如云,一白鹭曲颈缩首,正在岸边草丛中闭目休憩。画家以泼墨写出荷叶,以重墨勾筋描络,写中带工;双钩写荷花,璎珞飘摇。白鹭近似白描,不加晕染却生动准确。整幅画清新明快,是一幅写意佳作。
红莲图册 清代 谢荪 纸本设色 25.3*31.3CM
这是一帧工笔设色花卉小品,技法从宋代院体画中脱变而出。钩勒晕染,功力深厚。花、叶的线条工细而不呆板,敷色艳丽而不浓腻。光彩奕奕,栩栩如生。构思别致巧妙,以局部的深入描绘使形象格外突出鲜明。尺幅之中,只着一花半叶,一株水草率意地穿插其间。晕染工致,将荷花的叶脉甚至纤维也用细笔毫发无遗地勾出。整个画面显得气闲神静、恬润温雅。
荷花芦草图 清代 恽寿平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31.3厘米横59.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
此画描绘了秋风萧瑟之中,一茎新荷凌空而出,盛放的花瓣娇艳动人,与凋残半枯的荷叶以及枯槁无色的莲蓬形成鲜明对比。荷花以恽寿平特有的没骨画法绘出,色调清丽冷艳,用笔洒脱飘逸,营造出一派空潆的韵味。画幅左上自题:“此帧数年前在东池上醉后涂抹,残荷离披芦草交横,略得荒汀寂寞之至,置乱纸残帙中,不知何时为书老所得,今秋偶出示,余恍然如房次律遇故物于破瓮中也。因书老索题戏为拈笔”。
荷花图 清代 唐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48.4厘米横81.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
此画取荷塘一角,红荷盛开,新荷残叶映带成趣,塘水清澈,水草飘动。呈现盛夏荷塘一派蓬勃的景象。此图用没骨法画成,荷花的染色,以粉带胭脂,由瓣头渐入而成;荷叶以浅色作底,又以深色渲染让出叶脉。
此文链接:http://www.aitemao.com/node/8064 更多精彩,关注爱特猫资讯

添加新评论